我的阿婆是童养媳,中年丧夫,一个人拖着两个儿子靠挑水和给人缝补衣服维持生计。
阿婆读书不多,却很明事理。
阿婆姓朱名贵容。她给我讲的很多道理我以前以为来自《增广贤文》,比如在家不能做主人,出门方知少宾客。后来读了《朱氏家训》,更加明白和了解阿婆教我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出自《朱氏家训》。
有一次我在阿婆家捡到五元钱把它揣进兜里,那时候家里除了我没有别人,阿婆知道是我捡了,并没有责怪我。只是告诉我说丢钱的人一定会很着急。
阿婆讲完这句话就离开了房间,我便悄悄地把钱还了回去。
阿婆就此没有再提这件事。
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饭。妈妈常常不小心从裤兜里掉出来一分钱、二分钱,最多的时候是五分钱,我就把它放在兜里,嘴馋的时候到隔壁李大爷的店买豌豆粑或者锅盔吃。有时候帮李大爷去东门的茶馆打开水换一张锅盔吃。锅盔很薄,一分钱一张。
有一段时间妈妈没有钱掉出来,李大爷也没有让我去茶馆打开水,我又饿又馋就想起妈妈放在窗台上的钱箱子,妈妈总是等我们兄妹俩睡熟了才把钱放进去,只是这秘密被我发现了。
后来嘴馋的时候我就去钱箱拿钱,最多的时候拿一毛钱。
有一次我正在窗台上拿钱的时候被哥哥看见了。哥哥说要告诉爸妈,我给哥哥说我再也不敢了。哥哥也就原谅我了没有告诉爸妈。
现在想来一个没有文化的阿婆怎么就能想到为自己的孙女谋一条出路,开口向一个院里的叶老师求一个让自己孙女转学到她班上的机会?
现在想来这里面有对我父亲的一份亏欠在。
父亲13岁半进厂做童工。虽然挣不了多少钱,至少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而他的哥哥则顺利从师范学校毕业改写了他的命运。
父亲则以手工业——裁缝为生直到退休 ,重复着阿婆走过的路 。
阿婆跟随阿爸阿咪一起生活多年,意识到一个好的学校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加之阿爸所在的学校很好,阿爸一家为人也好,所以阿婆的一句话才起了作用。
我能顺利转学离不了阿爸阿咪的支持,源于阿婆的一个提议。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关键的节点 。
在关键的节点走对了人生就会很顺,在关键的节点走错了人生就要饶很大的弯路。
当年如果不是阿婆为我开口赢得一个转学的机会,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如何?
当年我们一起读书的很多女同学都没有读初中。
原因有二:一是对方是女生,家里人觉得女生读书无用,反正都是要嫁出去的。二是家里穷,不能同时供养几个孩子上学。
多年以后我碰见了当时和我一起读书的女同学,在大街上推着人力车卖水果,我和她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得知她小学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早早结婚生了二个娃……
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她目光呆滞,早已被生活的重担压得踹不过气来。
在当时盛行女娃读书无用论的年代,我的父母竭尽全力支持我读书,我的阿婆为她的孙女搭桥谋得一所好学校,这是当年我阿婆和我父母唯一能为我做的。
虽然我会花很多年努力才能拥有和别人一起喝咖啡的机会,但我感恩阿婆和父母给我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因为受到高等教育,我才有了重新选择自己人生轨迹的能力!
再次感恩阿婆!感恩父母!
感恩阿爸阿咪!感恩叶老师!